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学本科“马戏团专业”?澳洲大学严重注水!

Tonald Drump 澳洲财经见闻 2023-06-06


共2162字 | 预计阅读时4分钟
         

近日,在数万名印度打工人以假留学生的名义入境澳大利亚之后,澳洲的教育产业又传来了一组负面消息——大学文凭严重掺水,而且毕业生薪资待遇与学费和时间的投入完全不成比例。



《澳大利亚人报》的教育专栏负责人Natasha Bita调查指出,一些大学为了创收而开创了各种稀奇古怪的文凭,比如来自Swinburne University的“马戏团艺术学位”(Bachelor of Circus Arts)、University of Sunshine Coast的“冲浪地理学”(Geography of Surfing)以Torrens University的“美容健康科学”。


不难看出,这些学位无非是把生活中常见的娱乐业、旅游业以及美容美发专业从业人员进行包装罢了。进入高等学院深造本身是件好事,但是对于花费重金深造,甚至背负债务的学生来说,真的是件好事吗?


本刊此前发布的《弥天大谎?澳洲“无息贷款”正在摧毁无数年轻人》文章中就揭露了澳洲毕业生所背负的助学贷款债务困境——所谓的无息助学贷款,虽然不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,但是本金却是跟随通货膨胀率浮动的。


在过去的低通胀年代中,贷款人几乎感受不到本金的变化,但是目前澳洲正面临的33年来最严重通胀(7%),却大幅增加了毕业生需要偿还的本金数额。对于那些年收入达不到48,000澳元的毕业生(达不到还贷门槛),就只能继续目睹本金滚雪球。



进入大学深造,原本是万千学子的梦想,在毕业后获得理想收入,更是每一个年轻人的终极目标。但是,随着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毕业生人数的暴增,许多毕业生的收入并没有增加


对于澳洲高等教育产业出现的这些现象,曾在英国和澳洲多所知名大学担任校长等要职的Steven Schwartz教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现在澳洲大学学位注水太严重了!”


Schwartz教授指出,把所有人都送进大学里,为了文凭而学习,是不符合年轻人未来规划和澳洲劳动力市场发展的。这些文凭的价值在迅速蒸发的同时,也造成了澳洲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——当水管工的收入都超过外科医生的时候,这文凭还有价值吗?


而鼓励澳洲大学批量生产大学生的,就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政策。



自从澳洲联邦政府在2012-2019年之间对公立大学启动“按需拨款”(Demand-driven funding,即按照录取学生人数获得政府拨款)至今,许多高等学府为了获得经费,纷纷将录取标准大幅降低,而目前的这些创新学科,只不过是行业内卷的最新体现。


澳洲知名智库格拉坦研究院(Grattan Institute)研究报告指出:“澳洲大学在招生和录取时获得了更大的自由,大学的招生名额上限也就相当于不复存在了。”


从数据上也清晰可见,澳洲大学每年录取的学生人数从1989年时的70,000人左右大幅上涨,在2017年时已经达到近250,000人。



蜂拥而至的学生中,有许多根本达不到入学门槛的学生也获得了录取额通知书。仅在2022年,就有200多名成绩垫底(最差2%)的高中毕业生获得了大学本科学习的入场券


另有数据显示,2021年更为夸张,一共有近14,000名澳洲高考分数(ATAR)低于50分的高中考生向大学提交了申请,这些申请人中被录取的居然达到了近7,200人,也就是录取率高达51.4%。


在这种人为催化的水涨船高的就业环境下,“马戏团艺术学位”等一类奇葩专业的出现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
对此,Schwartz教授指出:“大概20%的(澳洲)年轻人根本没有必要去大学,他们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话,其实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是更好的选择……过去10年间,人们对大学文凭的热衷已经过头,几乎人人都是本科毕业,现在没有个PhD都不好意思去和朋友喝咖啡了。”



在激烈的教育行业内卷和盲目追崇学位的背后,是大量挂科和辍学的年轻人,而原本用于提高劳动力竞争的高等教育,也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文凭的军备竞赛。


澳洲独立研究中心(CIS)在上周出炉的报告中就指出了这种恶性竞争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


对有技术和经验但缺乏文凭的人才造成不公——企业在招聘时都侧重以文凭来衡量应聘者的能力,而不是着重考虑应聘者的履历和实际能力。不仅是应届毕业生,还有许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人才在转业时面临巨大障碍。


随着文凭“超发”的数量不断增加,澳洲高等学府的价值也在逐步递减。这些逐利行为打着“增加澳洲经济发展潜力”的旗号不断创收,对整体社会造成的影响充耳不闻。


面向不具备完成大学能力的学生进行扩招,对于大学来说是一个稳赢的操作——毕业了就毕业了,毕不了业就重修,这些学生创造的收益高于优质学生,但是为此背负更高债务的“差生”,又何止是输在起跑线?



对于这些问题,澳洲独立研究中心也提出了几个建议



企业在招聘时可以多元化考察应聘者,这样不仅可以对缺乏书面文凭的人才带来机会,同时也可以增加职业协会和职业培训项目的价值。

把职业专科技术专业(VET)的科目整合到大学文凭中,让大学生业有机会参与到专科学院的技术培训课程中,并且淡化大学和职专的概念,为社会输送更全面的人才。

将政府对公立大学提供经费的模式进行优化,对于那些以创收为目的的盲目招收行为施以惩戒。



“人人特殊,即无人特殊”,在全民大学生的批量生产线上,如何打造一个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力量,又能最大化保证对各行各业精准输送人才,是未来澳洲政府和教育业必须考虑的问题。




*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后台删除



推荐阅读

23

05-2023

悉尼是最宜居城市?我笑了!悉尼不配,我已彻底离开!

22

05-2023

美国债务危机爆发倒计时!澳大利亚如何独善其身?

21

05-2023

澳大利亚,已无法回头!

推广

感谢大家的阅读,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,可以在下方直接点赞、推荐一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